龍應台著,編號"911".....





很棒的編號="=
封面就是綠油油的一片,有圖沒圖就不是重點了!

全書共分三章節,收錄七十四篇散文,
主要內容多在記述與親人相處的一些個人感想,以及其他一些生活有感,
以內容而言,挺豐富的,
不過夾雜了一些看似乎應內容的照片則有些唐突,個人認為這是其中的小敗筆,
或許也可說成我沒辦法去體會那個意境吧!?

但是,看來看去,
我還是只有對破題的第一篇"目送"能有共鳴....
".....所謂父母子女一場,只不過意味著,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。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,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:不必追。"
其實看到這一句讓我停了很久.....

台灣其實真的不大,
雖說離家好些年,但真要回家的話,
就算在台北,搭客運慢一點也五個小時多就到家了,
只是跟爸媽的感情從小就平淡(跟兄弟也是),又疏於表達,
就算心裡有什麼比較感念的話,通常也是悶一悶就吞回去了,
爸媽也常常因為沒辦法給我們什麼比較好的環境自怨自艾,
但那也只是更加深我心裡的愧疚,
因為我也沒辦法讓辛苦了大半輩子的他們有個比較好的環境,
取而代之的只是常常出錯惹的兩老不歡心.....

看到龍應台這段文字,
常會讓我想起以前回台北,爸媽硬是要騎車帶我去搭車的場景,
其實真的就像文字所述說的─"目送背影漸行漸遠",
那種感覺我想很多人應該都有過吧,
只是被點出來時更加深刻就是!



博客來,借用一下嘿...

內容簡介:
龍應台的文字,「橫眉冷對千夫指」時,寒氣逼人,如刀光劍影。「俯首甘為孺子牛」時,卻溫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。從純真喜悅的《孩子你慢慢來》到坦率得近乎「痛楚」的《親愛的安德烈》,龍應台的寫作境界逐漸轉往人生的深沉。

  《目送》的七十四篇散文,寫父親的逝、母親的老、兒子的離、朋友的牽掛、兄弟的攜手共行,寫失敗和脆弱、失落和放手,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。她寫盡了幽微,如燭光冷照山壁。

  這是一本生死筆記,深邃,憂傷,美麗。

  繼年度超級暢銷書《孩子你慢慢來》、《親愛的安德烈》之後,「華人最犀利的一支筆」龍應台再推出思考「家族人生情感」的最強新作《目送》。作者曾說自己當上母親後開始上「人生的課」,自謙成績不佳,而她口中這堂困難無比的課,正是我們所有人必上且百味雜陳的一堂課,正如她在〈目送〉這篇近期傳閱率最高的文字中寫道:我慢慢地、慢慢地了解到,所謂父女母子一場,只不過意味著,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。從牽著孩子幼小的手,情意滿滿的親情,到青春後期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的背影;從陪著年邁母親如帶著女兒一般,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,龍應台這七十四篇文字處處是我們感同深受的親情滋味,篇篇有讓人沉吟難忘的人生情景。今年暑假每個家庭如果要選一本跨三代共讀、生活分享的書,《目送》絕對是今年最細膩動人的一本。




記得不要看太快,慢慢看才會才能感受的到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kamize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